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» 信息发布

超四成上海老人参与过志愿服务 其中八成服务时间已超1年

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 2017年12月

今天,是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,申城掀起志愿服务活动热潮。而在这座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城市中,志愿服务也离不开老年人的发光发热。当天,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发布《2017年上海市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现状调研报告》,超4成上海老人参与过志愿服务,其中八成服务时间已超1年。

超八成老人愿参加志愿服务

此次调研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要群体,采用面对面问卷式调查,对于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、时间、初衷、项目、瓶颈等方面进行调查,共访问2880名老年人。

调查发现,79.8%的市民支持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,82.4%的老年人表示只要条件允许,愿意参加志愿服务。在项目方面,老年人希望参加丰富多样的志愿活动,其中“平安”占比最高,达39.3%,其次依次为“环保”、“文体活动”、“敬老”、“市民巡访”等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老年人对敬老志愿活动的热情很高,为今后“以老助老”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99.3%老人认为志愿服务有收获

不仅参与意愿强烈,38.6%的受访老年人已“身体力行”,亲身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。其中,80.8%的老年人志愿服务时间已超1年,这反映出本市老年志愿服务工作已呈稳定常态。

为什么喜欢参加志愿服务?针对这个问题,超六成老人表示自己家的初衷是“助人为乐,回报社会”,近半数老人则认为志愿服务可以“发挥余热,体现自我价值”。高达99.3%的老人认为,参与志愿服务有所收获,“很高兴”“很有成就感”“结识新朋友,扩大社交”等,都是常被他们提及的精神满足。

调查发现,作为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的平台,社区组织作用巨大。参与服务的老人中,86.9%是通过社区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的。

安全保障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

在调查中,不少老年人也提到了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“瓶颈”。比如,“不知道参加途径”“没有合适项目”,分别占到阻碍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原因的12.8%和6.6%。分别有23.8%和23.9%的老年人希望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,增加服务项目,尤其是适合老年人特点的项目。

此外,仅7.4%的老年志愿者表示,志愿服务为自己提供了人身保险等保障措施。在对家庭成员的调查中,他们对老年人外出参与志愿活动的担心,也集中在是否有人身、安全方面的保障。

数据显示,境外老年志愿服务十分活跃,美国老人中71%是志愿者,香港和台湾的“长者义工”服务体系也较为成熟。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,上海公众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氛围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安全保障应做得更好。

在激励机制方面,也可打磨得更加完善,来保证老年志愿者的积极性。比如,可参照瑞士的“时间银行”,鼓励年轻老人照顾年长老人,在今后自己需要时则可领取相应时间的照顾服务。又如,采用“信用激励模式”,将志愿服务计入社会信用体系。

转载自2017年12月6日“新民晚报”

本中心网站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